No.140 | Notion 資料庫按鈕屬性介紹及 2 個使用案例
Hi,我是 Mr. Curiosity ( 好奇先生 )!
前一陣子時不時跟大家分享最近工作很忙所以常常加班,不過上禮拜有 2 天因為比較趕的事情都處理的差不多了,加班加不到 1 小時就下班了。
當我走出辦公室的大門後,看著外面的天空還是亮的,這才意識到除了出差外我已經好幾個月的下班是都是在夜色下回到租屋處。
原本以前習以為常的很少加班、工作生活平衡,在當主管後都變成了空想,但如果問我說當主管後不後悔,我會回答你:「後悔但也不後悔」。
後悔的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太少,但不後悔的是這段時間真的學到很多東西,再加上也是自己喜歡的業務,所以能在業務中苦中作樂,在繁忙中找到一點小樂趣,也在這個過程中發現那些以為做不到的事情我也有能力做到。
另外,拜這 2 天突如其來的小確幸,讓我有了悠閒的自煮時光,不用再吃便利商店的愛珍食的便當了👍。
好,今天的閒聊到這邊結束,接下來進到我們的「週報 Time」。
📝 My Post
Notion 的資料庫(Database)在前一陣子推出了按鈕(Button)屬性(Properties),自從有了這個功能,在管理 Notion 資料庫上變得更方便。
有了這個屬性,原本有一些要手動更新的資料,如任務進度、投票等都可以變成按一下按鈕就可以解決了。
因此這篇文章要向大家介紹按鈕屬性,帶大家認識這個新屬性,體驗一下什麼是省時管理。
📰 Great Article
🔗 卡片筆記:知識工作者的工業革命 | 周加恩
雖然已經看過了《卡片盒筆記》這本書了,但看完加恩大大的這篇文章和底下的留言還是覺得很有意思,這邊跟大家分享留言區的內容。
在執行卡片盒筆記法,大家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可能是:「某個概念的卡片,可以放在 A 主題中,又好像可以放在 B 主題中,那這樣我是不是應該必須要瞭解所有卡片,才能將這個概念的卡片,放在所有合適的主題內的某張卡片後面呢?」
在這邊加恩大大用了你是派對主人舉辦了 1 場超大型的派對為例,然後每一則新卡片是客人,你必須要介紹他們給派對上的人認識(等同於既有的卡片)。
這時你可以直接從客人的背景直接聯想到他可以跟某人認識,這種方式就可以很直覺的將新卡片歸類;也可以隨意瀏覽派對上的人,找出可以建立關係的人,只是你不可能瀏覽所有派對上的人。
同理,當你的卡片數量越多,就越難找出所有合適的位置,但你可以透過隨意瀏覽這個動作去迸出新的連結,所以我特別喜歡「培養」卡片盒筆記而非「打造」卡片盒筆記這個說法。
這也是說你的卡片一定會有 1 個主位置,其他的位置就靠後續的瀏覽去尋找合適的位置,沒有說一定要一步就要到位,也是這樣的原因「培養」這 2 個字用得很好。
加恩大大的舉例,我最近也很有體會,前一陣子去參加某個活動,在活動中跟 A 聊完天,後來 A 跟其他人聊天中認識了 B,結果 A 覺得我跟 B 的專長很類似,又把我介紹給某 B,連結就這樣被建立起來了,這個過程就如同派對舉例一樣。
也是因為這樣的經歷,所以覺得這個例子特別貼切所以分享出來。
大家,昨天 Notion 異常,原本寫好的東西沒辦法儲存,結果有部分內容就這樣不見了 😱。
看到這 1 幕我心都涼了,我就只差把內容校對並貼在 Substack 而已,但我沒辦法也沒時間拼湊出原本寫的內容,所以我決定要放過自己😭,因此這篇週報會少 My Experience 這個部分。
是說這是我用 Notion 這麼多年,第 1 次遇到持續這麼久的異常狀況,到昨天晚上 11:30 時,已經累積異常約 2 個半小時。
好啦!本週的週報就到這邊結束啦~如果有問題想要詢問的話,都歡迎你回信或點擊下方的 Comment icon 留言給我。
感謝你看完本週的週報,那我們下週見,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