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64 | 日劇《寬鬆世代又怎樣》觀後感 / ORID 焦點討論法
Hi,我是 Mr. Curiosity ( 好奇先生 )!
大家 1 個多月不見,前段時間把大部分的心力都放在公司的大專案上,沒有太多的時間學習新東西,也沒有太多的時間產出新內容,所以不管是部落格還是電子報都是近乎停擺的狀態。
不過好消息是目前大專案已經快要完成,等到下個月再處理完的 2 個小專案後,沒有意外的話到 9 月前應該就可以不用那麼常加班了,也能比較穩定的產出內容。
這是第 2 年面對同樣的大專案,少了第 1 年的措手不及,面對突發狀況也能比較游刃有餘,成果也比去年還要成功,但其實很多專案內的任務都是壓死線完成,回想起來還是會覺得有點心驚膽跳。
經過這 2 年的洗禮後,認真覺得自己在管理專案上還是有很多不足,未來會朝這個方向學習,如果之後在專案管理上有什麼比較好的收穫,會再跟大家分享。
另外,因為近期真的沒什麼太多的學習,所以這次的週報就以分享近期的體悟為主。
好,今天的閒聊到這邊結束,接下來進到我們的「週報 Time」。
📝 My Post
雖然看過的日劇沒有很多,但《寬鬆世代又怎樣》這部日劇一直是我心目中的第 1 名,從 2016 年追過後,偶爾在日常還是會想起裡面的劇情,最近心血來潮又重溫了一遍,果然我還是很喜歡這部劇。
2016 年追這部劇剛好是大學四年級,對於找工作這件事很恐懼;2025 年累積工作已近 7 年,常常面對工作上的各種鳥事,也開始當主管了,這些大家幾乎會遇到的經歷,都可以在劇中找到自己曾經的影子,也是因為太有代入感,讓我特別喜歡這部劇,而有了這篇文章。
在劇中有 2 個很有印象深刻的地方,我特別拉出寫成了這篇文章,身為 20 世代的你,如果在職場、生活中迷惘的你,推薦你閱讀文章及看這部日劇,相信你會喜歡的。
會想研究 ORID,是因為在 Line 的卡片盒筆記法社群看到有人利用 ORID 在寫卡片,因而對 ORID 感到好奇。
學習之後,發現 ORID 除了用在團體討論、提問外,其實也很適合用在個人復盤和卡片盒筆記法上(特別是寫個人經驗類的卡片),如果你剛好也有這 2 種需求,這篇文章千萬不能錯過。
🕵️ 心情分享 - 要避免 Burnout 就要好好休息
連續 2 年都做同樣的大專案,但為了每年都要有不一樣的花招,所以做的內容還是有很大的不一樣,不過今年完成專案跟去年完成專案有很大的不同,就是這次的專案完成少了 Burnout 的感覺。
除了對於專案比較熟悉外,我覺得另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我這次在工作時間以外有好好的休息。
在去年處理專案時,除了被自己給自己的目標「每週都要寫 1 篇部落格文章和 1 篇週報」侷限住外,還創了另一個領域的帳號並給了自己另 1 個 30 天都要發貼文的挑戰,結果每天加班到很晚回到家後,還在繼續處理自媒體的事情。
雖然在專案期間,都還是維持著這樣的模式,自媒體也是很穩定的產出,但當專案結束後,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都變得沒什麼動力。
有了去年的經驗後,今年在辦專案就給自己加班到很晚後、假日加完班後一定要好好休息的規定,好好的體驗生活、追一直想看的劇,不一定要堅守著「每週都要寫 1 篇部落格文章和 1 篇週報」或「一定要學新東西的規定」。
結果專案執行到現在收尾的階段,還沒感受到 Burnout 的感覺,只是凡事都事有捨有得的,就是我近期因為發文不固定所以流量沒有很好😂,但跟 Burnout 相比損失流量我還是可以接受的。
🕵️ 心情分享 - 藉由工作學東西還蠻爽的!
你是會因為任務需求而主動學習的人嗎?
近期因為工作的需求要生成 1 張設計模擬圖,但我又沒有設計背景,團隊成員也沒有,該怎麼辦呢?我想大部分的人應該猜到了,透過 AI 工具生圖。
如果是跟 Chatgpt 對話提供建議、翻譯我還蠻常做的,但說到生圖這件事,我還真的沒試過(因為我也沒這方面的需求)。
但為了這次的任務,我終於進行生圖的嘗試,雖然在過程中對話的很辛苦,但不得不說結果真的很滿意。
最近也被公司要求,希望各部門可以嘗試拍短影音進行宣傳(但不是強制性的),剛聽到這件事,內心很想罵髒話,為什麼公司要我們十八般武藝都要會,但後來聽到公司還有意為此辦教育訓練,透過工作的需求去嘗試那些平常我不會想嘗試的東西也不錯,或許之後產生了興趣,也可能變成另一種出路。
重要的是因為要有成果,所以會有壓力,自然在學習上也會學得比較快;既然是公司要求的,那撥出一點工作時間練習,也蠻合理的吧!而且這段練習時間公司還會付你錢,何樂而不為呢?
也是因為這種轉念一想,以往在工作學新東西的排斥心,變成樂於接受,超棒!
好啦!本週的週報就到這邊結束啦~如果有問題想要詢問的話,都歡迎你回信或點擊下方的 Comment icon 留言給我。
感謝你看完本週的週報,那我們下週見,Bye!